管道電磁流量計現場誤差分析
管道電磁流量計顯示最小或無顯示
傳感器沒有流量信號輸出。原因有電源故障,連接電纜故障;傳感器或轉換器元器件損壞;工藝原因有液體流動狀況改變,工藝管道內壁附著層出現問題。可按以下方法檢查和處理。
①觀察電磁流量計有無故障報警顯示,按報警代碼的含義進行相應檢查和處理。沒有報警顯示,檢查儀表供電是否正常,開關是否合上,熔絲是否熔斷。用萬用表測量各級電壓判斷故障。
②供電正常,再對連接電纜進行檢查,激磁電纜及信號電纜的接線是否松動,接線端子有無氧化、腐蝕現象,必要時緊固螺釘。
③檢查激磁線圈電阻值是否正常,線圈是否開路、匝間是否短路,端子或線圈的絕緣電阻是否下降。用萬用表測量激磁線圈EX1、EX2端子間的電阻值,但要斷開與之相連的電纜線,電阻值通常在80-150Ω左右,各產品略有差異。對匝間短路判斷就較困難,只能與原來的記錄值比較來判斷。由于傳感器安裝現場環境的原因,激磁線圈回路絕緣電阻下降是常出現的故障,其絕緣電阻小于100MQ時,應檢查傳感器的電纜密封圈、端子盒的密封墊片是否受損,傳感器是否浸入水或潮氣可用電吹風的熱風進行烘干,能拆卸的激磁線圈受潮時可整體放入電烘箱烘干。重視引線口密封是克服受潮的重要措施。
④新安裝或更換的傳感器,應核對傳感器箭頭與流體方向是否一致。要工藝配合確定傳感器是否充滿液體。傳感器能否充滿液體與其安裝位置有關聯,要按規定安裝。
⑤傳感器襯里層有污物附著會使電磁流量計絕緣電阻下降,可拆下傳感器進行觀察,沒有條件拆下傳感器時,可測量電極的接觸電阻和電極的極化電壓,間接檢查和判斷附著層狀況。
管道電磁流量計顯示偏高或偏低
流量顯示值與實際流量不相符。原因有儀表的零點沒有調校、設定好,傳感器安裝位置不符合要求,傳感器前、后直管段達不到要求,不能滿管或液體中含有氣泡;傳感器電極的電阻發生變化,電極的絕緣電阻下降;信號電纜的絕緣下降;轉換器設定有錯誤。工藝原因有:傳感器上、下游流體的流動狀況不符合要求。
管道電磁流量計顯示偏高或偏低可按以下方法檢查和處理:
①電磁流量計測量值是否準確,工藝大多是根據經驗來判斷的,而電磁流量計則是根據校準數據及校準時限來評判的,因此,要參考歷史測量數據,并與其他流量計的測量結果進行比對,再從工藝流程的物料平衡來估算,使工藝與儀表達成共識,以利故障的檢查和處理。
②新安裝的電磁流量計如果出現測量不準確的問題,應檢查傳感器和轉換器是否配套,核對口徑、量程、測量單位的設定是否正確。可用過程校驗儀YR100輸入信號給轉換器,對零點及滿量程進行檢查。檢査管路是否充滿液體,液體中有沒有氣泡等。傳感器安裝位置不符合要求,直管段不夠,傳感器前有調節閥門,都將影響傳感器上游流體的流動狀態,使測量出現誤差。
③檢査電纜與端子接觸是否良好,電纜及屏蔽層的接地是否合乎要求。用兆歐表對電纜及電極的絕緣電阻進行測試,檢查電極的絕緣電阻必須在傳感器離線狀態下進行,拆下傳感器,放空液體,用干布擦干襯里表面并使之干燥,然后用500V的兆歐表,分別測試兩只電極對金屬法蘭盤的電阻,要求電極的絕緣電阻大于100MΩ。小于該阻值,應對電極進行烘干處理,用電吹風吹熱風使電極的絕緣電阻上升。
④傳感器是與工藝流體直接接觸的儀表,受工藝介質的影響最大,有條件拆卸時,一定要對傳感器管內進行檢査及清洗,檢查管內壁是否有層積物,電極表面是否有層積物或結垢,這些都會導致電極絕緣電阻下降,而使測量出現誤差。
www.wxchgg.com